《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时间:2024-04-22 14:39:09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1

埃及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第一段(1):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第二段(2-3):写了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第三段(4-5):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式如何建造起来的。第四段(6):金字塔式埃及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首先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观看人类发现金字塔的过程,并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开罗、尼罗河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对金字塔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重点放在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上,当学到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利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如,前文提到“一座座”,这里具体地写“70多座”;前文提到“角锥形”,这里的解释是“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前面写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这里具体写了“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另外,上一段所说的“举世闻名”,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它的工程浩大,二是它的结构精巧。对此,课文不仅列举了较为精确的数字,还把这些数字与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建造金字塔的确是一项浩大工程。凭借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如概括事物特征,可运用举例、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写具体。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2

仔细品读此则教学设计,教着做到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真实的课堂。这课的数字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更别说是十来岁的小学生。因此,怎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是教学难点。针对此难点,教着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为凭借,让学生以学校教学楼为基点,去想象胡夫金字塔相当于十座教学楼的高度,绕行金字塔一周相当于绕行校园七周,金字塔的高与占地面积在学生面前便可知可感了。

2、巧用资料,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讲的是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联系本课内容特点,它还负载着体现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任务。教着巧妙地将资源进行整合,把一串数字与“温馨提示”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整合信息、处理信息,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3、句子对比,既凸显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方法十分明显。教学时,教者并没有以“谈谈说明方法的效果”的形式让学生来体会,而是巧妙地把说明方法好处的体悟融入了句子对比之中。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更为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学科整合,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更为突破难点奠定了基础。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虽然课文采用了列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但面对这天文数字,学生头脑中仍会感到茫然。教者采用了“算一算”的办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算一算。当学生手捧自己算来的数字时,那种读自己算出的数字的感受与读书中的数字的感受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心中自然会升腾起对古埃及人民的崇敬与赞叹。这样做,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突破了难点。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3

昨天,我上了一节组内研讨课。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该“教什么”。我先是把课文读了两遍,以希望内心里能涌现出一些构思的激情。可是好几天里,我一直是停留在以“导游的身份”去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层面,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存有兴趣去读这篇文字。然而我始终没有设计好中间的程序,因为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那样一来,我的训练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转换句式上,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而不可能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进行引导了,这样是有点偏离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了。再说,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究竟不只是告诉他们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去思考和探究这些事物或现象。当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如果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在对语言的复述训练上,也是可以的。

我执教的班级学生,是属于基础不太好的那类,对学习的兴趣尤其不够,一般的常规模式的教学,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致。课堂学习中,常常会有很多学生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针对这样一篇不是很生动的说明文,我应该怎么定位呢?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这是我困惑最多的。

这一课是一篇说明文,应该有一些新知识点,比如: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是必须要让学生要知晓的,并要尝试一些说明的方法;课后的问题:借助具体的文字描写,让学生弄清楚“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本篇课文学习的重点;想象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办法和艰辛过程,这是基于文字表达上的头脑再现,需要指导学生有效达成。可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好像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致。该怎么实施教学才能完成以上的几个目标呢?

我又读了这篇课文,而且反复查阅资料,期求再寻找到新的视点。我原来的设计是这样的:我是一位导游,带着一群游客到金字塔参观游览。导游针对金字塔的特点和建造分别进行介绍。如果能转换好句式,效果应该也是很好的。但是我打算突破这种常规思维,因为在10年前,我就这样执教过这一课。

终于在上课的上午,我找到并编辑了一份文字资料,大致的内容是: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世界文明的一块丰碑;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有一种神秘的能量。我想把这份资料放在上课开始让学生拓展读,应该会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也能较好地补充一些课文所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就这样,我安心的走进了课堂。

整节课,我好像并没有讲多少话,都是围绕指导学生学而进行设计:第一个环节:1、2节课文是由学生默读完成的,我只出示了一个课文填空让学生完成:“金字塔坐落在 ,它的形状是 。金字塔是用来 。因为 ,所以称为金字塔。”第二个环节:引读第三节课文,围绕“宏伟”“精巧”找读有关句子,重点 ……此处隐藏7526个字……p>5、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前,我先给学生做小结,通过小结引导学生体会古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激起学生对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这一段。最后的总结,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人类永远都能创造奇迹,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也许就是奇迹的创造者。

整个教学过程结合得较为紧密,一张一弛,节奏紧凑,重点突出,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整节课下来,依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是一个另我颇为头痛的问题。在以往的课堂上,学生要么是过于活跃,一不小心就偏离了教材内容,浮想联翩,要么就像这堂课上,规规矩矩,生怕说错了一个字。经过反复琢磨,我想这是由于我对学生情绪的掌控不到位,有待加强;另外,问题设计得也不够严谨巧妙。这些导致我要么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要么是有了热情却控制不住学生的思绪。在这方面,我得不断的学习、实践、思考才能获得提高。2、板书不够及时。及时的板书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有效地梳理,还能加深印象。但在本节课的讲解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进入下一环节,有时竟忘了板书,而后想起来了才补上去,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3、尽管备课时我已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等因素,但对于金字塔的建造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还是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这么一放手,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想象能达到什么程度就有待考量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水平,让我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12

文章的第三小节,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向我们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很容易感受到,同时还学习了几种说明方法。

1、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2、举例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描写一处景物。有的同学写我们的学校,如:我们的学校座落在乐余镇镇北路,走进校园,你首先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这幢楼高20米,长60米,每层楼有六个教室和两个办公室。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但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应该说已经基本掌握了。

除了让学生学习到了写作方法外,还让学生从字句中体会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艰辛和伟大,体会埃及人民的智慧。“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体会埃及人民的智慧。“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体会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艰辛。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13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埃及的金字塔》。课的开始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及文中第一节中的“角锥形、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等词语,让学生用上这些词介绍金字塔。之后,围绕第一课时学生提的四个问题(金字塔有什么用途?金字塔的外形有何独特之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展开教学。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相机出示了古埃及王朝法老们建造金字塔的资料。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了第三自然段,感受了胡夫金字塔外形的宏伟、结构的精巧,并学习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方法。在解决金字塔如何建造这个问题时,学生从文中描述了解了古埃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头的方法后,我用图文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谈感受。学生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聪明。之后,我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埃及金字塔建造之谜方面的资料。可能是上课学生比较拘谨,举手的人很少。之后,我多媒体出示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之后,再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了金字塔的神秘。这时,铃声已响了,最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下午,放心班时,我点评了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之后,我让学生回答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金字塔为什么举世闻名?”。不是非常正式严厉的上课,学生比较放得开,有的说:“金字塔举世闻名是因为它的外形宏伟,结构精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历史悠久,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有的说:“因为金字塔建造工程非常浩大,凝聚了许多勤劳聪明的古埃及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有的说:“因为金字塔有许多的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原以为他们能说出个一、二点已经不错了,不想学生说了这么多。看来,课堂上学生虽然举手的人较少,但他们在认真地读,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认真地悟,埃及的金字塔给它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禁想:如果这最后一个问题能在课堂上解决,那整堂课就比较完整了。但随后一想,又释然了,只要学生能感受到,能理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无所谓遗憾了。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14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扬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结合学校的市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研究》,我以“对话”为基点,设计出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课的教学。

一、构建对话的平台

我借助了一段颇具神秘色彩的音乐再配以展现埃及民族风情的图片作为新课的导入环节,一下子就为学生创设出了学习的情境,将学生领入了埃及那金黄色的沙漠中,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接下来为学生构建好对话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介绍埃及的金字塔,可用上课文中的句子,也可用上自己的语言,还可用上收集的图片,在对话中展开教学。

二、激发对话的兴趣

激发对话的兴趣对于许多一线老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维持对话的兴趣或许就不那么易如反掌了。为了激发并维持学生对话的兴趣,我们在备课时做了大胆的设想,打乱了文本原有的结构脉络,以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但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看来教学真非一日之功。

三、提高对话的质量

课题研究的范畴是对话策略,但其根本是为提高对话质量服务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我们在给学生构建对话平台、提供对话机会的同时,更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通过精心的设计使整个课堂显现出层次性、针对性,对话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或教学重难点展开。

四、丰富对话的形式

以往,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形式,多数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显得凤毛麟角。在这节观摩课上,我在传统的对话形式上进行了尝试性的突破,丰富了对话的形式。四人小组式的生生对话早已司空见惯,而学生以“专家”的身份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具体描述胡夫金字塔外观之宏伟,学生以“专家”的身份运用生活中的玩具情景再现金字塔建造工程之浩大,这样的环节令人眼前一亮。

当然,这堂观摩课虽然较好体现出了对话教学的特色,但课堂中还有些许的遗憾,期待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