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顾茅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1学习完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小编为您整理了三顾茅庐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以学生自我感悟为主,还给他们读书的权利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节课,尤其是引用学生体会刘备邀请孔明时的诚心诚意时,体现得最为明显。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时,那么学生又是怎样在文本的评议文字中感悟到的呢?我要求学生先读出找出句子读一读再写下自己的感受,继而引导学生读句,说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没有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说出自己个性的理解来,我只在其中起到点拨的作用。这样学生获得了自生读书的时间和自由支配的权利,学生感悟线条才能由粗转细,细化在语言文字的每一个细节之处。这样为生生、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教师目中有人,胸中有本,手中有法,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注意到了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架设了一座以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
二、注重尊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说到底,语文学习应该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为学生扎实的语文素养鞠躬尽瘁,而不能光嘴皮子上说说。教学中我课始默写课题、课文主人公,再根据板书说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简单有效,实用。在引导学生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时,我让学生表演恭恭敬敬站在台阶下等候的情形,并对学生分角色进行采访,采访刘备当时的想法,采访诸葛亮耳闻目睹后的想法,采访旁观者的想法,通过这一系列的对话,对学生的说话进行了扎实而深入的训练,起到了感悟文章与提高语言能力的双重效果。
三、引进经典充实课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此文是一篇历史故事,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教学时我们不能就此文而教此文,我们要由这一个范例,引入更多的经典,继而激发学生课外去阅读的兴趣。教学刘备责备张飞的话时,引入了《桃园三结义》的典故加深学生体会刘备为诸葛亮居然责备生死兄弟张飞的这种诚心诚意;教学刘备下马步行时,引入了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礼仪让学生体会刘备的诚意;教学第4小节诸葛亮对刘备提出策略时,引入隆中对的典故,同时补充诸葛亮为刘备所打的胜战让学生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结尾补充阅读《出师表》节选,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恩之情一系列的经典引入,既充实了课堂,丰厚了文本,也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2《三顾茅庐》是一篇历史故事,描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要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教学这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上,体会人物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人物的个性,体现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
为了突破难点,抓住了“诚心诚意“这个重点词为主线,质疑导读。
比如:第二自然段:张飞与刘备的对话,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上动作表演,体会两个人对人才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中一句刘备生气的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让学生明白和了解刘备和张飞的关系,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桃园结拜的兄弟,从言语中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再如:“离诸葛亮的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了”。刘备怕马惊扰了诸葛亮,半里地就下马了”。这说明刘备很有诚心,从行动中体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求贤若渴。
再如:到了诸葛亮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让学生体会“轻轻”一词,表现出他对诸葛亮的尊重。指名表演一下恭恭敬敬,进一步体现刘备对人才的虔诚和恭敬。教学中,抓住了这些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的语句,反复品读感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节课中,我觉得也出现很多欠缺,课堂教学虽然气氛较活跃,但没有真正突破难点。原因是学生课外积累太少,尤其是四大名著毒的太少,因此上起课来挺吃力。其次,教师没有巧妙的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对学生加以点拨。在今后教学中,要一边教学,一边运用课件,争取让自己再上一个台阶。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3《三顾茅庐》教学反思《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考虑到学生对三国历史不太了解,不利于理解课文,所以我课前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这段历史,从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局势一直讲到到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中间涉及到了桃园三结义、关云长刮骨疗毒、诸葛亮七擒七放孟获等故事,还梳理了三国中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一番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讲述这段历史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几十双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随着我的讲解,孩子们的眼神时而雀跃,时而安静;时而紧张,时而激动;时而向往,时而敬佩。看到他们这可爱的样子,我又是欣慰又是自豪。学生的求知欲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精读课文时,孩子们的表现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精彩的回答让我忍不住为他们喝彩!不信你看:王沁岚说:“从‘刘备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陈妍惠说:“从刘备责备张飞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三人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不同的,张飞脾气火爆,缺乏耐性,有点瞧不起诸葛亮,而刘备对诸葛亮非常尊重,一心想招纳他。”;吴相成说:“从刘备和诸葛亮‘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中我感觉到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他不摆架子,非常尊重诸葛亮的才华。”在气氛热烈的课堂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他们独特的阅读感受让我既惊讶又惊叹,以至于我激动得只会说“你真会读书”、“你理解的真好”诸如此类的话了。
虽然这篇课文的学习用去了整整两节课的时间,但是到了下课时,学生还是有些意犹未尽,我“乘机”布置了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的作业。我不知道学生在课后能不能找到这本书,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读完这本名著。但我知道,这节课上,学生向我、向文本敞开了心扉,自由自在地表达了感受,无拘无束地彰显了个性,我们师生都深深地沉浸在了这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中,痛痛快快地学习了语文,享受了语文,这样的课堂才是我心中的语文课!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4每位教师都看到了《三顾茅庐》这篇文题目的左边有一枚邮票,不知大家对这三国演义的邮票有多少了解?我不是一个集邮者,我说不太清楚。所以在网上找了一下。下面就是我查找到的部分资料:
《三国演义》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里最令人激动的一本书,战争艺术的描述和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达到一种相当高的高度。很久以来,民间一直津津乐道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张飞的粗中有细,赵子龙的一身是胆,关羽更是被人为 ……此处隐藏9016个字……,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紧密衔接。老师不单是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像这一类历史性题材而且是选自古典名著的美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到美的世界去探求,去创造,让知识内外沟通。这样的教学才具有可持续性。
2、“功夫在课外,得法于课内。”
要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首先必须上好语文课,使学生爱语文。这节课较好地改变了目前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重点,让学生自读自悟、乐于探究、主动求知,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14刚刚结束了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的第三单元教学,偶有所感,就事论事。
第三单元在全册中是英才篇,主要叙述了三篇历史故事,包括三顾茅庐、祁黄羊荐贤、公仪休拒礼。相对于上单元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在这一单元的课堂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许多。尤其是在同学们之间相互介绍自己所熟知或查阅的三国小故事和古人轶事方面,兴趣甚浓。
之前设计这一拓展环节时还以为学生要么懒得去查而依赖教师,要么只懂机械的照读所查资料。而事实不仅让我满意,而且出乎我的意料。课堂上,这一环节参与的学生高达3/4,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交流。而在这一部分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用自己的话,以说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传递的。平日里在归纳概括上存在困难的他们,竟然能流畅的将故事说完整,虽然依旧存在措词问题,但是在逻辑上还算是合乎情理的。所以,我原本打算10-15分钟完成的环节,不得不延长到一堂课,而且我认为给出这一堂课是值得的。
这节课让我改变了原先对一部分学生的看法,也让我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真谛。但是,欣喜之余,我也窃窃的有一点内疚。疚从何来?听我慢慢道来……
刚看到第三单元第一篇《三顾茅庐》的时候,我心里面就有些许的没底。课文内容虽然是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但是在教授时介绍人物、导入背景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三国演义》本身,我在大学时候虽读了几遍,但由于文本脉络的错综和我本身的阅读兴趣,始终没能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这就造成了我对这部著作的模糊理解,最终为我的备课和上课添了不少麻烦。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不得不在网上搜集一些包括人物介绍、相互关系、事出起因等关于课文背景的资料。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我甚至重新对相关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其资料进行记忆。但是意外还是在课堂上发生了。
在我介绍刘备是如何得知诸葛亮此人时,一时忘记了中间的介绍人,只模糊的记得有个庞德公。我说出口没多久,我们班的巫乐莹就好奇的问我:“老师,我怎么记得姓徐?”我一时语塞,因为我也不确定。而下面的学生中也有弱弱提出疑问的,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老师很久没有看《三国演义》了,现在也记不清了,等我查清了再告诉大家。”后来查阅后确定为“徐庶”。而在《三顾茅庐》的最后拓展环节和《练习3》的处处留心教学中,我更是自愧不如,有很多故事都是孩子们告诉我的。
事后至今,我始终觉得内疚。一来,作为教师,自己并没有在备课中做到准确无误,致使在课堂上给孩子们留下了错误的印象。二来,自己当初的语文基本功还未打扎实,使得这单元的教学经常感到黔驴技穷。最终,自己在课堂上只有听的份儿。
这些年总是一再强调,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孩子情感道德等的培养。而我的课堂上,风向似乎更倾向于后者。如何加强语文的工具性,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值得我深思、慎思。
我的大学老师就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她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处不语文。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更应注重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培养。一篇课文在手,字词教学必不可少,文化思想的熏陶也极其重要,而在这两者之间的余下内容却易被忽视。这些“余下内容”,现在在我看来却是最为丰富的。教材中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点”,在每一个“点”的背后,都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教学材料。小学语文,文本比较简单,在这些简单的文本背后蕴含的是包罗万象的文学世界。《三顾茅庐》的背后是《三国演义》,《江南春》的背后是普世诗人们的忧国忧民,《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背后是口手相传的古希腊神话,《珍珠鸟》的背后是冯骥才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作为教师,倘若不能以小见大,由点带面,那我们真的有负教材编写者们的良苦用心了。
所以,我总会在端给学生一碗水的同时,瞥眼斜视一下自己的尚未盛满的破桶,惭愧!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15 今天听了宗老师讲的《三顾茅庐》,他留给我的印象较为深刻。整堂课上,作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教师,表现的是轻声细语,波澜不惊,学生反而专心致志,激情澎湃。尤其让我佩服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课上同桌的两人小组配合的太默契了。第一位小组成员那入情入境、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声情并茂的读张飞的“嚷”,刘备 “生气的说”;第二位小组成员那细致入微的感悟,生动形象的解读深深吸引着我们每一位听课教师,让我们对隆中美景心驰神往。仿佛进入了水流潺潺的卧龙山岗。宗老师的语文课可谓是潇洒的引导,自如的收放,带给我们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学生无论是分角色朗读还是自由表达,都是发自肺腑。今天通过对语文课的学习,使我有了对数学课堂的一些想法:
一、精读感悟在我们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在对知识点的感悟上是比较薄弱的。很多同学看题目的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更别提去认真感悟了。数学的本质是生活中的数学。而同学们把数学学得太死了,老师有时图省事不想让同学们感悟探究就把结论给提示出来了。导致学生学不到数学方法和数学的真正意义。总之就是缺少了感悟的过程与方法。以后的做法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自学、交流、展示、点评、拓展、延伸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组织课堂,教师对题型的引导和把握上充分留出让学生感悟的时间,不能越殂代庖。让主体和主导作用落到实处。
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与表扬对学生的激发作用。数学的严谨性有时会限制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发挥,以致课堂略显呆板。这就要求老师在对学生思维的结果评判用语准确而生动。比如学生说课桌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就是
不对的,应该是课桌(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学生没看出来的话,让他摸一摸课桌和课桌面再做评语:面积是手能摸到的,而课桌就不是手能摸出来一个面就可以的。也可以对大家说:课桌能用它的一个面代表整体吗?同学们摸一摸课桌面和课桌是不是一回事呢?还有一题:一升水的质量和一千毫升水的质量是相等的,学生犹豫的的不敢判对。老师就可以说:大胆的想像:难道一升水和一千毫升水喝起来不一样吗?这样的语言评价既让学生明确了优点与不足,又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三、教师放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语文课上,每篇课文学生都自主预习,小组间互帮互助,解决问题。课前的读书时间也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数学上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多思考多想象,使数学课堂能呈现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