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描写四季景物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这些课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天气的温晴,又进一步从山和水具体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本文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学生学习写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时,文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让学生获得不少的教益。
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较远,学生对济南知之甚少,但结合我们当地的冬季景物,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内容。另外,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
2、学生认知障碍点:本文内容较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利用导学案让学生先进性自学,然后重点探讨重难点问题,最后再通过当堂检测题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揣摩、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运用各种修辞给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绘景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朗读感悟文章的图画美、情感美、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5个字,掌握“围拢、漂亮、长虹、荣耀、稀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珍珠形成的资料,以及珍珠的价值。
导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自主识记生字词,理解“围拢、荣耀、稀罕”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激情谈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贝?
3、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这一中心句,齐读。
4、引导探究:从这句话中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既说它可怜又说它可敬呢?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探究贝的“可怜”
1、为什么说它是一只可怜的贝呢?从哪些语句中你能深切感受到这只贝的可怜?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班内交流,
A、有感情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B、同学补充,再有感情读,展示自己内心的感受。
C、重点指导理解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具体描写了贝的可怜。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的坚硬、棱角、折磨、无论如何、只好、越来越、默默的等词语,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去帮助学生理解,贝在忍受皮肉之苦的同时,还忍受着失去荣誉,受尽冷淡,独自面对孤独和寂寞等一系列的精神折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对贝的同情之情。
3、抓住课文中对一只贝丑陋的描写,引导学生找出课文1、2自然段中
描写贝壳漂亮的句子,有感情地汇报读,通过对比,强化学生对一只贝可怜的认识。
4、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只多么可怜,多么不幸的贝呀!它(失去生命 失去荣誉 受尽折磨 丑陋让人讨厌 有苦说不出……)
(二)探究贝的“可敬”
1这是一只可怜的贝,那么从哪里又看出它是一只可敬的贝呢?贝是怎样面对磨难的呢?顺着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去挖掘文本中,贝对待痛苦的态度。
2、学生讨论、交流。
“用血与肉磨制,它默默地忍受着,它说不出来”
3、、配合学生回答,拓展练习:
一年又一年,这只贝,周而复始地在用自己的血与肉磨制珍珠。
即使 ,即使 ,即使 ,他都没有停止努力,
他从不埋怨,从不退缩,默默承受,直至磨制出稀罕的珍珠。
这真是一只 。
(三)升华情感。
1、同学们, 此时,你还觉得它可怜吗?学生自由说。
师总结:是的,在它对待不幸中,我们更是感受到它的可敬。现在我们再来齐读第三自然段,感受贝可怜背后的可敬。
2、是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那么你们是觉得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 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齐读句子: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贝说吗?
2、同学们,贝都如此,更何况人呢?在生活中,你是否发现如同这只贝
一样的人呢?
3、师总结:凡是像这只贝那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人。同学们,老师相信,假如有一天你们遭受了什么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的贝,想起那些可敬的人,你们一定会经历风雨重见彩虹,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生字;注意“饼、载”等字的读音,“舅、魔、载、毯、幻”的字形,正确描摹“克、捡、饼、毯、念”等五个生字。积累文中有关的数量词的组。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从第4——8节中选择最喜欢的一节背诵。
3、能边读边想,了解作者的想法;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进行富有创意的想象。
2、能展开想象说说希望自己的房间是怎样的。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媒体、生字卡片。
2、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在家里有自己的房间吗?
你能用一、二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吗?
2、看图。(图上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房子)
课文中的“我”也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揭示课题:5、我的房间)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
师:那是一间怎样的房间呢?“我”喜欢自己的房间吗?
2、请同学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小节与同桌交流。读一读。
读文要求:借助字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找出的有关句子、小节。
出示:那是一间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来帮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也常来教我做功课。我的故事书、玩具,我从外面捡来的宝贝,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
可是,想完了所有的幻想之后,我最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现在的房间。在这里,我可以读书,可以幻想。
4、指名读句。
要求:读的人声音要响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人要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5、学习生字:捡、幻。
“捡”——可做动作或换字“拾”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看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捡”。提醒学生注意左窄右宽。
“幻”——让学生数数它共有几笔。集体书空。
6、指导学生读出喜欢自己房间的语气。
(三)深入学习第4——8节。
1、“我”对我的房间有哪些幻想呢?请同学自己读读第4——8小节,完成填空题,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答案。
出示: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 )、( )、( )和( )。
2、交流填空题的答案。
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汽车)、(飞机)、(潜水艇)、(魔屋)和(学校)。
3、学习生字:魔。
“魔”是什么结构的字?要把“ノ”拉长,“魔”好像披着大斗篷的鬼来了,可麻烦了!形象记忆。
4、让学生加上数量词说说填空题。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一间魔术屋”,你能加上数量词再来说一说吗?
5、引导学生质疑:
师引说:我有一间自己的房间。那是一间~的`屋子。妈妈~,爸爸~,~都放在那里。我很喜欢我的房间。可是,有时候,我希望我的房间跟现在不一样。我希望我的房间变成~。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跟现在的不一样呢?
6、让学生带着上面这个问题再读读第4——8节,然后,小组讨论。
7、指名分节读。
(1)正音:饼、载、电鳗、橘子汽水。
(2)字形:毯——要把“乚”拉长变成半包围结构的字。
(3)注意“舅”的上半部分和“载”的笔画笔顺。
8、交流思考题:
(1)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汽车——可以看着它跑到搬了家的朋友那里,跟他一块儿玩。
(2)希望房间变成飞机——去国外看望表哥和舅舅。
(3)希望房间变成潜水艇——可以看到许多海里的生物。
(4)希望房间变成魔术屋——可以吃爱吃的食物。
(5)希望房间变成学校——自己当校长,老师和校车司机,载洋娃娃和狗熊去上学,很好玩。
9、请学生谈谈最喜欢的小节并试着背一背。
在学生交流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简单理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希望和朋友作伴,希望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
(四)想象说话。
1、引读最后一节。
2、你希望自己的房间是什么呢?先自己准备再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五)写字指导。
1、学生间互相说说要写好这几个汉字需注意什么?
2、交流。
3、教师概括。
(1)捡、饼——左窄右宽。
(2)变——上稍小,下稍大。
(3)念——上稍大,下稍小。
(4)毯——里面“炎”靠着竖中线,写在“乚”里面。
五、教学效果反馈。
提出问题,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而加强说话练习,增强练笔机会,也是本册教材教学中应当加以重视的,只有会独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才有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本课我组织学生概括出作者希望自己的房间变成什么后,就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联系上下文,提出了疑问:作者很喜欢自己的房间,可为什么有时候又希望自己的房间和现在不一样呢?学生确实从读文中发现了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感。
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条途径。本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学文后说说希望自己拥有一间怎样的房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展开想象,让学生进行富于创意的想象。学生通过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词汇。学习欣赏文章优美语言,多角度理解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活动,逐渐养成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学会主动关心别人,营造温馨、友善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感悟盲孩子心情变化,把握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2、联系自身经历、见闻,加深对爱的理解,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美的语言和主题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导入 (背景音乐:《爱的协奏曲》)
当一个盲孩子静静地坐在角落倾听伙伴们的嬉笑声,倾听鸟儿的飞鸣,甚至倾听微风拂过的声音时,你可曾知道他心里正想些什么,最需要些什么?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曾这样说过:
(学生诵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三天,我将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因为我相信,对于那些真正看得见的人,每天的黎明一定是一个永远重复的新的美景。(学生说听后的感想,顺势导入本课)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篇课文,去感受一下一个盲孩子的心情。
(多媒体展示课题:《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学习之前,先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扫清文字障碍)
(1)、学生读字词,个别字进行点评。
(2)、点出潺潺,叠音词,及特点。
下面请两位同学与我合作共同朗读课文(教师读前6段,学生分角色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其他同学听读,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出示探究问题)
(1)、感悟本文盲孩子心情的变化?
(2)、归纳文章情节发展步骤。
学生自主探究,回答,互评。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问题(1)心情变化的语句:(学生重在感悟盲孩子心情的变化,为归纳文章情节发展步骤,不必将句子都找出。)
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
问题(2)情节发展步骤:
盲孩子寂寞——“影子”陪伴使他很快乐,给他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以及太阳、月亮的爱,使他得到光明,获得惊喜。
教师小结: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看见了世界,看见了光明;影子同时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爱使得盲孩子得到了光明,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研读赏析
1、研读语言
师:同学们,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构成美的境界,爱的清泉就流淌在其中。让我们用心去品味这曲爱的赞歌,下面请大家分小组研读本文优美语言,进行合作探究。
注意读出语气、节奏、情感。
(多媒体出示探究问题)
本文借助美好的语言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绚丽的境界。请尝试分析本文美的语言。
学生分小组品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发言,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请看大屏幕,以下几点,有的同学们分析到了,也有未分析到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出示内容)
可以从不同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例如:
①句式短小,自然流畅,节奏感强,适合孩子阅读。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 “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②运用叠音词舒缓语气,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如:“轻轻”、“哞哞”、“潺潺”、“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③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2、研究主题
师:同学们,美的语言要表达的是美好的主题,对本文的主题我们该如何理解?
学生可讨论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②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③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
④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⑤执著的追求,终有结果。
一则材料,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观点,教师应以鼓励为主,适当加以引导。
体验反思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得都有道理,爱无处不在。爱的力量是神奇的:没有双腿,却可以走出一条顽强不屈的路;没有双耳,却能听见世间的天籁;没有双眼,却能看见世间的光明。
请大家写下你对爱的理解
例:爱,就像温泉,滋润人们枯干的心灵。
(写在心形纸上交流)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表现爱的事例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可能会举事例:抗洪抢险中战士和百姓的鱼水深情是一种爱;防治“非典”中白衣天使无私的奉献是一种爱;保护地球,保护绿色大自然,这是一种爱;捐助失学儿童,重返学习乐园,这也是一种爱……
教师总结 (视课堂情况,可鼓励学生总结)
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纯真的爱,也感受到在我们身边的爱,这爱是山间清澈的小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
作业
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我们意犹未尽,那么,让我们把爱心延伸到课外。(多媒体出示作业)
1、爱诵读的你,可以背一背你最喜欢的有关爱的句子,与其他同学进行文学交流;
2、爱制作的你,可以把爱的祝愿制成贺卡,送给你的朋友;
3、爱写作的你,可以创设一个曲折情节,用美的语言,以人间最美的真情完成一篇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