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集锦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
上午(下午)好!很荣幸在此说课,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第18课三国鼎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和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 说教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它主要包含三个子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大融合时期。
二、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 说重难点
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我打算通过图片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来加以突破。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曹操。由于初一学生积累的历史知识较少,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有待提高,我打算通过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使学生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曹操,认识到曹操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此来加以化解。
四、 说学情和教法
学情: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还未形成正确史观,所以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图片和分析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基本学情,本节课我准备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材料分析、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 说教学过程(课堂时间:45分钟)
第一环节:导入(约3分钟)——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说唱脸谱》视频,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并出示三幅图片,提问哪个是曹操,引导学生说出白脸的曹操在戏剧中是奸臣的形象,那在历史上曹操又是怎样一种形象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约5分钟)
根据导学案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02—107页,找出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环节:探究新课(约25分钟)
我将本课的三个子目进行重新整合,使本课内容变为三个部分:三国鼎立的背景、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这样做使本课内容条理性更强,更加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理解。
(一)三国鼎立的背景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们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温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史实。出示幻灯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教师讲解,东汉末年,军阀林立,中国处在四分五裂时期,但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要想实现统一,必须要经过战争,由此引出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两场战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1、官渡之战
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用箭头显示袁军、曹军的行军路线,之后让学生自己描述官渡之战的时间、经过,结果、作用及特点,并重点分析曹操胜利的原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重视人才等多方面来进行归纳。曹操胜利后,在班师的途中,写下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句,我提问:曹操的壮心是指什么?为统一全国,曹操发动了什么战争,由此导入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这部分内容同学们比较熟悉,也易于理解,可分三步来设计,一、自行寻找并落实相关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作用),特别要强调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二、请同学们讲解“三顾茅庐”和“草船借箭”的故事,增强其课堂的趣味性;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我来完善。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我带领学生分析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各自的情况,指出三者势均力敌,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可能。三国先后建立,鼎立局面形成。
鉴于三国建立的内容比较简单,请学生简单讲解之后自己制作表格,并填充完成。利用表格,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三国经济的发展略讲即可。
(四)合作探究:你说我说大家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成一败原因的分析。因为之前对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原因和赤壁之战失败原因都已做过分析,因此这个问题可迎刃而解,并在此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
2、如何评价曹操。通过展示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使学生从侧面认识曹操,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巩固所学,能力提升
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承前启后,留下悬念,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进入到练习阶段
第五环节:巩固练习
【随堂检测】(细心造就成功)
1、曹操在《蒿里行》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他描写的这一惨景发生在( )
A.东汉末年 B.东汉初年 C.三国 D.西晋
2、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与哪个人物有关(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4、《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易中天品三国后,引起很大反响,问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公元220年 B.公元221年 C.公元222年 D.公元229年
5、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
A. ……此处隐藏14317个字……关。我认为这样安排识字环节,比按部就班地一个个认读,效果要好得多。
(三)、动画演示,激发兴趣:
识字关过了后,要转入课文的学习,我安排了“看课文动画片”这一环节,在过渡上我进行了巧妙的设计——“你们的字认得真好,老师特别高兴,就奖励你们看这篇课文的动画片,好不好?”既使学生对整个课文有一个整体初步的感知,又是对上一步识字成绩的肯定和奖励,还而且奖励的是和教学密切相关的“课文动画”,符合儿童爱看动画片的心理,可谓一举三得。
(四)、自由练读,初步感知: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完动画之后,一定对课文充满了好奇,会产生想读的欲望,这个时候我抓住孩子们的心理,问道:“动画片这么好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且做到读有要求:那就是读的基础——读正确、读通顺
当孩子读完后,为了检测孩子读的水平,随机指名四人接力读
(五)、范读课文,认识诗歌:
四名同学读过后,就能掌握班里孩子的朗读水平,发现孩子在朗读时存在的问题,这时,老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于是,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出了配乐范读的环节——“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有几副图?几句话?”这样安排,有三方面的意图:其一,悠扬的乐曲,营造了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老师那充满童趣、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让孩子们从新的起点感受到朗读的奥妙,激发朗读的兴趣;其二,低年级的孩子在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上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否则,老师在读的时候他无事可做,就会注意力分散,因此,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听,我认为十分必要;其三,为诗歌中“小节”这一概念埋下了伏笔,同时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读后随着学生的回答,讲解小节的概念——
这篇课文有4副图、4句话,每句话叫一小节。诗歌一般都由小节构成,这是一首诗歌,共有4小节。
(六)、细读品悟,学习课文:
有了上面的铺垫,该转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了。首先让学生快速默读,找出文章中每一小节主要写的什么?让孩子学会抓重点内容学习课文的方法。随着学生的回答板画:草芽 荷叶 谷穗 雪人——老师一边画一边让学生进行词语搭配训练:
草芽尖尖——尖尖的草芽 荷叶圆圆——圆圆的荷叶
谷穗弯弯——弯弯的谷穗 雪人——顽皮的雪人
贾志敏老师曾说过,语文课要让她姓语,字词教学是根本。因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偏离这个轨道,一定不能忘本。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对四季的喜爱,随机学习四个小节,每小节设计了一个训练点:春天重朗读的指导,读出“尖尖”的感觉;夏天看图编故事,重想象力的培养;秋天留出质疑的空间,让孩子养成问题意识;冬天是表演的舞台,让孩子发挥想像,表演出雪人的顽皮可爱。
这样安排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四小节既浑然一体,又各有侧重。在学习夏天一小节时,我还巧妙地引入了和课文内容密切结合的《小青蛙找家》的课中操,既缓解了学生的疲劳,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下面的课堂学习,又为整堂课增色添彩,是整堂课的高潮,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难点突破:
在这四个环节中,秋天一小节“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难点,我是怎样突破难点的呢?主要设计了两条主线——
(1)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解释“谷穗”: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脱壳后是小米
解释“弯腰”——庄稼成熟了,沉甸甸的,压弯了腰
(2)你读懂了什么? ——学习谷穗谦虚的品质,感恩教育:感谢谁?(秋天的到来;农民伯伯播种、土地给了他营养)
学生按照这两条主线去学习,会奠定他主动学习的能力。如果以后每堂课都安排这样一个质疑环节,那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质疑品质。
关于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中,不同的小节读的方式不同,我采用了“范读、指导个别读、分组赛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培养了孩子的朗读兴趣和朗读能力;在课文学完之后,我安排了一个配乐背诵全文的环节,这是多种形式朗读后的必然产物,因为——熟读成诵。学生自己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韵味十足地背诵课文,必将成为这堂课的又一个高潮。
(七)、总结全文,美景激趣:
1、看板书总结:这篇课文分别以“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做“春夏秋冬”这四季的代表物,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大家想不想看看大自然更美的景色?
这样安排,既对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归纳和总结,体现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是对下一环节的引出。接下来,播放课件“四季美景”,并提出要求:边欣赏边观察每一个季节都有哪些美丽的景物?认识的喊出它们的名字。
多媒体课件,在适时的时候出现,扩大孩子视野的认知,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功效。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培养孩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渠道。
当学生看到四季美景图的时候,都十分兴奋,喊出每一幅图中代表物的名字,也在为下一步诗歌创编积累写作素材。
(八)、诗歌创编,能力拓展:
课文学习完之后,我又安排了分层次写作能力的训练:看“四季美景”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以“桃花”为例教给创作方法——启发每个季节都有哪些景物——学生模仿创编小诗——创编诗歌展示。创编儿歌时,我为孩子们设置了三个台阶:
1、图片引导:桃花 ,他对 说: “我是春天。”
2、季节增多: ,他 说:“我是春天。”
,他 说:“我是夏天。”
,他 说:“我是秋天。”
,他 说:“我是冬天。”
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随着学生的即兴说话,我即兴打到课件上,最后连起来读一读,就是一首精彩的诗歌。孩子们会在朗读过程中,享受到创编诗歌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九)、总结点评,布置作业
咱们一一班的小朋友不但是背诗小能手,还是做诗的小高手,来,孩子们,为你们今天出色的表现鼓鼓掌吧!
作业:精彩二选一
把创编的小诗发到自己的博客上;
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
这项作业让孩子们把四季的美景永远留在了眼中,留在了心里。这样的作业可以使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下,我将浏览孩子们的博客,并在第二课时的时候,对这些作业进行展示或评价,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中,有更大的提高。
总之,整堂课的设计,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没有破坏主要的、根本的、本质的问题上的统一,反而会保证它的统一,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永远都有遗憾,但有遗憾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进步,我愿在各位评委和老师的帮助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