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黛玉进贾府》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课文简介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写林黛玉来到贾府。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二、字词汇总
敕(chì)造;
阜(fù)盛;
绾(wǎn)着;
盥(guàn)沐;
两靥(yè);
忖(cǔn)度;
嗔(chēn)视;
纨裤(wán kù);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茗碗:茶碗。茗,泛指各种茶。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屏,抑制呼吸。
憨顽:天真顽皮,憨,朴实天真。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是说贾宝玉腹中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裤: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三、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其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从而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文学常识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五、课文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黛玉之眼概览贾府,人物众多而个性鲜明,头绪纷繁而线索清晰,手法运用炉火纯青,给读者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本文先是以金陵城“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的昌盛之景来衬托出贾府荣华富贵的气概神韵,令人震撼。随后,宁国府“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和“敕造”大匾映入眼帘,可想贾氏荣宁二府之气势恢宏,烘托出贾家地位显赫、与皇亲权贵之关系密切,确实是名门望族。再借黛玉拜见贾母与母舅之机,以移步换景之所见,自然流畅地展现了贾府建筑布局及其风格之讲究,无一不显示出豪门世族之作派气场。尤其是“荣禧堂”和耳房内匾额摆设之独特,充分表明了贾府与皇室的非凡关系和尊贵奢侈。但东廊小正房内坐具的“半旧”却别有用心,透露出贾府颓势已显,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了必然的伏笔。这些环境是林黛玉之后生活的大背景,也是她时刻谨慎的原因所在。
其次综观全文,王熙凤、贾宝玉和初来乍到的林黛玉是重点刻画的对象:
一、王熙凤的出场颇具特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他人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满室都恭听老祖宗说话之际,一语未了,王熙凤肆无忌惮地笑谑登场,连邢夫人、王夫人等长辈都不敢开口的肃静场合中,凤姐却敢如此放肆。
二、贾宝玉这一少年公子哥儿,并非直接登场,而是以王夫人的.嘱咐和黛玉从母亲那儿听说的大致印象入笔,从服饰和容貌来看,贾宝玉英俊多情却又生得有几分女子相貌,其装束也极其艳丽,以红色为主,图案纹饰秀美而偏向女性化,映衬出“转盼多情”和“万种情思”,令人眼前一亮,表现出他柔美温和的气质和温柔多情的性格,率真而又给人以亲切感,也显示其特殊地位。
三、林黛玉虽是破落贵族家的小姐,也理应衣饰不凡,但文中却无一字提及其穿着,而是着重刻画她超凡脱俗的内在气质。分别借众人、凤姐、宝玉之目真切深刻地描绘黛玉的聪颖美丽、多愁善感、娇怯病弱和气质不俗。黛玉前后的举止言谈的变化也巧妙地表现了她的心理和性格:到贾府前,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邢夫人留她吃饭时,她考虑到二舅舅一家的礼节也不能不恭敬,便得体地推辞了邢夫人的盛情;拜见王夫人时,黛玉又能分清尊卑之别,主动辞让座位;饭后贾府饮茶、漱口等与林家不同的习惯,黛玉模仿着“一一改过来”;听贾母说贾氏三春读书其实只是“认得几个字”后,回答贾宝玉“妹妹可曾读书”的问题时改口自谦称“些许认得几个字”。种种表现,无不显示出林黛玉初入贾府,因寄人篱下而小心谨慎、谦恭聪慧的性格。而黛玉口中那个癞头和尚的谶语,是无奈的命运扣问,以一个醒者的口吻,道破黛玉的一生,写实中蒙上一层神秘的轻纱。
曹雪芹笔下的贾府,始终让读者跟随着黛玉去走、去看,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精心安排的笔墨下,《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着墨浓淡相宜,行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谓是匠心独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