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4-02-02 19:05:22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这部电影改编在一部小说《余震》,也许是小说写的太好了,以至于这部电影让我感觉是一部很伟大的电影。

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主旋律的电影,它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那些事,它描写了人间真情,看似没有更崇高主题,实则耐人寻味,无意义中透出了真正意义。

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似的灾难大片,那不如去看《10.5级大地震》或《2012》,这部电影虽只有约前一刻钟在直接描写唐山大地震,但在一定特效下让人也稍微体验了一下23秒大地震的巨大能量,看到了那些高亢的革命标语在地震面前恁的1不堪一击。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在讲震后的事,大震一下就过去了,但是震后心理上的伤痛怎能那么快过去呢?

这确实不是灾难大片,而是一部温情剧情片。影片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讲开去,爸爸为了救老婆孩子死了,废墟中一根水泥梁两头压着两个孩子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现实条件只能救一个,妈妈元妮万般无奈选择了救弟弟,弟弟救出来了,但少了根胳膊。妈妈以为姐姐肯定没法活了,但没想到姐姐后来居然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并被救灾的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方登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为什么妈妈会不救她?这让她想不通,这不是恨妈妈,而是一种绝望。乃至之后的多年里都有点忧郁。

徐帆饰演的妈妈元妮,是一个具备传统优良品质的妈妈。她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给丈夫和女儿烧香,并告诉他们怎么回来过节,儿子不理解她。是啊,儿子怎么能够理解她呢?她常说“真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当一个亲人离你而去,那份痛苦不就是这一句话吗?她爱他的丈夫,是因为她的丈夫爱她,并为她付出了生命,她爱她的女儿,为她当初难以抉择时放弃了女儿而愧疚了32年。她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她只能默默承受这个压力。为此她不愿意找老伴,除了爱生活中的儿子,她也爱失去的丈夫和女儿。每当她烧化纸钱的时候,她都回忆着。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呢?然而她又从中感觉着快乐,是啊,有她深爱的丈夫女儿的照片牌位陪着她,她又随时能够跟他们讲讲话,她又何尝不快乐呢。她为了自己的丈夫她不再成家,为的是只给自己的丈夫当老婆,哪怕丈夫已经死了,她也觉得值,这种看似过时的思想中,又体现了她对过去是怎样的不能释怀,体现了她对她丈夫多么真挚的爱!这份坚持是美好的,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对她的这种做法说三道四。她在坚持这份信念中也确实得到了快乐,这是因为地震夺取了她亲人的生命,但她的意志并没有击垮,她的家庭也没有击垮,她仍然生活在四口之家里,虽然是两个活着的和两个死去的。

名师点评:

语言平淡,不会描写,详略不当,表达不准确

我们多数人无法理解上一代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祭祀亲人的做法。但应该尝试着去理解:中国人多数人是无神论者,为什么还要烧纸钱祭贡品给逝去的亲人呢?我想,这不是封建迷信的问题,而是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与亲人讲讲话,寄托一下哀思。这种形式是必要的。“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能够寄托哀思,能够舒缓情怀,能够痛定思痛,能够团结一家,尊重祖先,就是尊重自己。

影片的后面母女相认时,当女儿知道了妈妈实际一直在挂念着自己,一直在爱着自己时,她终于感情爆发了,心头30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伴随着的是观众泪水的夺眶而出。

这部片子伟大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些合情合理的对生活的描写,体现了一种大爱,有亲生母亲对儿女的爱,有养父母对养女的爱,有儿女对父母的爱,丝丝入扣,平凡之中见真情。

好的文艺作品能够体现善良的人性,教人向善。好的文艺作品不落俗套,不受政治影响,甚至敢于对社会提出质疑,能够发掘更深层次的思考点。冯小刚的另一部作品《集结号》也做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确实是个伟大的中国导演。

当然,片中也有些小问题,片中元妮家电话没声音了,邻居说没电了,换上电池就有声音了,当然我们知道实际电话有没有声音,跟有没有电池没关系,电话用的是弱电信号。还有片子里出现了几个明显痕迹的广告,与整体很不搭。通过广告挣钱是挣了,但肯定会降低了影片的艺术性。总体还是瑕不掩瑜,满分一百打九十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一直很想去看这部电影,周六下午特意排队去买了晚上21:10的电影票,可是人太多,我们的坐位被排到了前三排,所以视觉效果不如后坐,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但每一次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包括我隔壁的女生,哭的声音都变了,还一个劲的抱怨男友不应该带她来看!我看过以后心灵触动真的很大,眼前总是浮现电影里的场景!

《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母亲元妮面对的却是只能救一个的痛苦选择(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说实话,在我把整部电影全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忏悔其实可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之中,潜移默化成爱。那个母亲,在救孩子的时候,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可是,人类之前对上帝犯下太过于严重的错误,救一个孩子是应得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冯小刚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救人的时候母亲毅然选择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时候?被母亲放弃的小登,在奇迹般生还并被解放军收养的32年间,对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而她的母亲同样在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阴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

我哭了几次已经记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样的情绪酝酿,不是为哭而哭,而是细腻体味某种苦楚后,发自内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达要被奶奶带走,妈妈目送汽车渐远,流下了无助的泪水,儿子跑回来后抱着唯一的骨肉痛苦失声时;我完全能够理解此时母亲这种撕心裂腑的痛。比如小登的养父大吼:“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与母亲重逢时的欲哭无泪以及后来在墓地的那次痛哭。几乎所有的哭戏都在精准把握人物命运的脉搏以及观众的泪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让人感同身受。

剧中妈妈元妮断然拒绝追求者,而坚守着自己的爱情观:谁能拿命来对我好?甚至放弃了搬进楼房的机会,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儿的魂儿回来找不到家。也许只有经历了那样的生死场景才会有刻骨铭心的爱,才会甘愿从一而终。震后的家园几年间就建好了,而且越来越好,而经历了地震的人们心灵的重建却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心灵的重创都难以愈合!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觉,电影取名为《唐山大地震》讲述大地震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只有那么几个片断和场景。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想问。我认 ……此处隐藏17353个字……懂得如何去珍惜。杨志并不是唐山人,他没有经历过那场刻骨铭心的灾难,换言之,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牺牲。被母亲所抛弃的方登,当发现自己即将成为母亲的时候,宁可用名誉的代价来换回自己养育的生命。只因她不想让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悲剧重演,那样才是真正痛苦的牺牲。

三:“这一生,还有哪个男人会拿命换我?”——李元妮

元妮的生命是被另一条生命从死神手中交换回来的,所以,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她的内心就撕开了一道难以弥合的裂痕,那是方大强留给他的唯一纪念。

32年来,元妮始终不愿搬离这座老宅,并非因为甘于清贫,而是因为心灵深处的愧疚。她觉得她没有资格抛开丈夫独自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因为那不仅是对方大强在天之灵最无情的亵渎,也更将是自己有生之年最深重的罪孽。

四:“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李元妮

1976,1987。四口变两口,两口再变一口。家庭成员的减少,折射的是元妮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离别。有暂时的,有永远的,但它们留下的痛,都是一样的。

只有离开过,失去过,方能领会拥有的可贵和温暖。唐山,恰恰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

五:“我不是不记得,我是忘不掉!”——方登

对于一个幼小的生命而言,真正的毁灭不是天降的灾难,而是亲人的背叛。在方登生命的临界点,她最爱的人和她坚信最爱她的人,竟会把她推向死神的魔掌。血泪流过,痛彻全身。她无法理解,更不能原谅。这是她与母亲之间似乎一生都难以填平的鸿沟。因为一个孤独的、被背叛的灵魂,是仇恨的最初起点。

然而,身为一名医生,一个女人,方登并不冷血,更不冷酷。对于母亲曾经的背叛,她只是不愿面对,却从未选择过报复。多年之后,当同样的悲剧在另一群人身上重演,她更不会袖手旁观。而上苍,因为她心中留存的那一道光芒而被感动,将人世间最美的礼物赠与了这个善良的女孩,让一颗在风雨中蹒跚了32年的心,终于找到了依靠。

六:“你怕我担心?我天天担心!”——方登养父

一颗心灵从被抛弃到被重新接纳,就是亲情之塔从倒塌到重建的全过程。王德清和董桂兰,两个相伴多年,身后却无子女的军人夫妻,因为一场浩劫而意外得到了感受和给予亲情的机会。幸存的方登成为了他们的养女,有了一个新的家庭,虽然我们知道那终将不会是她心灵的最后一站。

方登有没有把这个新家当做自己的归宿,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养父所给予她的亲情,是无可争议的真情。面对这样的父亲,即便方登记得自己不堪回首的身世,也已无关紧要。在他们彼此的心中,为对方所做的付出和牺牲,也许,早已超越了亲情的范畴。

七:“妈没骗你……”——李元妮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漫长的一个明天,原本只需要8个小时的一觉,却因为一次背叛整整睡了32年。那个在脸盆里被唤醒的西红柿,对于元妮,也许只是一种无力甚至苍白的赎罪。但对于方登,它却让一切曾经的偏见与淡漠都随风而逝。

那个让方登曾经觉得无比遥远的“明天”,最终还是在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刻到来了。在亲情的种子沉睡的32年里,方登也许不再奢求,甚至不再记得这个西红柿。

殊不知母亲从没忘记过,在她的心里,这个水灵灵的西红柿,也许比金属还要沉重。

于是,当“明天”真的成为今天的时候,方登也终于放下了过去,找到了真正属于她的那个全新的自我。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在春节期间一口气看完午间播放的《唐山大地震》二十二集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在春节期间播出,活生生地再现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巨大人间灾难,是不是太扫快乐节日里人们的好兴致呢?其实我觉得这真好提醒人们,无常随时都会来敲你的门。

唐山地震的惨重是四百年的地震史上独有的,仅仅几秒种一座拥有几十万的唐山就变成了废墟。二十几万的生命就在一瞬间死亡,在地震到来之前,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明天的梦想与我们现在又有什么两样呢?地震到来的那个晚上七月二十七日,大剧场里不也在轻歌曼舞吗庆祝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吗?百姓们不也是象我们现在一样在有滋有味地过着今天精心算计着明天的日子吗?岂料仅仅几秒种,一座城就被夷为平地?

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再现了过去灾难,也真实反映了唐山人形形色色而充满生气的生活。用各层人物的代表构建当时唐山社会缩影,市长,普通工人,机关干部,无业者,地痞流氓等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事业爱情和生存状态,如今看来仍是那样真实可触,可是一场地震突如其来,侥幸活下来的人认识到了死亡原来离他们是那么近,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人生愿来是如此的无常。在这场灾难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发*难财,甚至一步又一步走向了犯罪深渊,;有的却在死亡的考验中懂得了生命的价值,更加珍惜生命爱护他人,人性展现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失去亲人的人,随缘自然重组一个家。死去儿子的母亲重新有了儿女,失去恋人的人也在相互给予情感伤痛的抚慰!

电视剧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特别是姐妹爱情故事演绎得非常凄美哀惋几乎可以成为爱情绝唱版本,妹妹就在刚结婚的晚上,遭遇到了地震,她与爱人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七天,他们在死亡的黑暗中相互鼓励,当空气仅够一个人呼吸的时候,男人把生的希望给了他的爱人,咽气死去。姐姐文燕,在地震抢险时因为余震而受重伤,当时被误以为已死,被扔到死尸车上,恋人周海光只有无助而凄切地呐喊。但是在路途中因为雷雨,她醒过来了。当她通过近一年医治回到唐山时,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却与妹妹结婚。妹妹为了把爱人还给姐姐,悄悄与丈夫办了离婚,可是姐姐为了成全人类最祟高的情感----母爱已报名进入儿童村,救助唐山的后代,发誓终生不嫁,远离爱情,在心灵的废墟上浇灌花朵,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走进了SOS儿童村成为一名”妈妈”。当我看到这里时,在灾难中完成了人类伟大精神的升华时,我的泪水象缺堤的江水奔流不止,心灵感受悲喜交加强烈震憾!

爱情只是这部电视背景故事或与地震联系紧密的线索而已,我从中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地震到来之前,自然给予了人们许多的警告,而且也被地震台台长周海光真切捕捉到了,他一直坚持唐山会有大震来到来,可是从北京来的专家因受到知识和经验的局限而持相反的观点,由于周海光坚持要发临*预报而被被有关领导撤职。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场巨大灾难即将到来而无力挽救更悲观绝望的哩。唐山为某些人的误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座城市的命运竟然就这样被错误地操纵了。由此不禁想到我们地球上所存在核武器,足以把地球炸翻八十次。只要有一个错误的念头出现,那么许多的生命将会惨遭杀害。

写完这篇文章时恰好在电视中看到新闻,菲律宾的一个村庄就在放松警惕的时候,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淹埋了,有两百人死亡,一千五人失踪,仅五六十人存活。新闻说,失踪人生存的希望已很渺茫,被深深埋在十米深的泥桨之中,救援也非常无助。人类的种种灾难几乎天天都在发生着,能够平安活着,真的要看造化了。佛经中有一个偈子是这样写照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的。非常真切。“如从险峰堕地坏,岂于此空受安乐,从生为死常奔驰,有情于中岂得乐?”

既然从生的那天起,就注定死是最终的归宿,那我们就更应珍爱生命善待他人,活出每天的价值和意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